小卡缺席!ESPN预测胜率:主队快船60.8% 客队太阳39.2%
分析师:自从首发后 威少一直是球队里最出色的 欣赏他的伟大吧!
巴克利:詹姆斯是乔科后的历史第三人 不忍看他在职业暮年挣扎
这就是你们都馋的顶级3D?怀特场均15投得14分 命中率33&26%
有点强!克尼佩尔近3场场均24.7分8.7板4.0三分 命中率45/38/100%
火箭今日过后进攻效率从第1掉到第2 净效率第1掉到第3

体育资讯8月30日讯 今天,媒体人付政浩在社媒上谈到了CBA今夏的交易市场。
付政浩微博原文如下:
今夜过后,CBA今夏休赛期的转会窗口就将关闭。由于连续出现重磅球星转会,各种版本的天价转会费版本传播得沸沸扬扬,这给国企造成不小的困扰。久事方面辟谣称张镇麟转会费远低于网络传闻的至少8000万元,首钢总经理张云松也斥责所谓赵睿天价转会北京纯属谣言。幸亏北控没有求购王岚嵚成功,否则可能也得辟谣。
过去,其实CBA各俱乐部之间也没少互相询价对方的球星,但因为当时双方都不缺钱,而且当时的规则都可以锁住球星,所以球星很难自由流动。现在随着CBA日益职业化和人性化,都明白了“强扭的瓜不甜”的道理,球员想走,俱乐部也不再一味强留,省得彼此彻底撕破脸。只要价码合适、你情我愿就可以交易。
何况,各民营俱乐部一掷千金的黄金岁月早已一去不复返,特别是像龙狮、辽篮、四川男篮这些民营俱乐部已无法指望母集团输血,只能努力自我造血、自负盈亏。
在这种大背景下,最好的变现途径就是甩卖球星。只要你愿意买,价码合适我就愿意卖,于是一拍即合。
众所周知,CBA绝大多数俱乐部眼下尚且无法实现盈利,暂时无法从市场上赚取更多的商业收入,那民企通过给国企俱乐部输送球员,无疑是一个便捷且规模效应突出的收入方式。
单从积极的一面来看,在客观事实上,国企俱乐部通过买球员也是在给民企输血。可惜CBA只有六家国企,从今年开始,未来几年CBA自由市场转会的活力大半都要靠这六家撑起来。
在当前体育消费规模还不够大、不足以支撑职业体育盈利的大环境下,我们的体育更多是官办的半商业化的体育事业,国企办体育更多是为了践行国企的社会责任感,不靠投资体育来盈利。理解了这些大背景,你就明白,国企一方面在努力撑起CBA的市场,另一方面,在他们的思维中,体育是事业不是商业,所以羞于谈钱,只想谈国企责任感。
转会费是商业秘密,自然不能公布准确数字,但越是如此越会激发外界的好奇心和猜测欲望。在这种舆情下,国企压力也很大,只能强调自己有严苛的财务审批流程和财审制度,有自己的底线原则。
但对于那些慷慨的民企来说,他们不仅不介意谈钱,反而愿意通过大手笔引援来彰显自己的雄厚实力、提升商誉。但可惜的是,CBA现在像今夏的广东宏远这般大手笔引援的民企俱乐部太少了。